宝宝鼻塞流涕怎么办?这个方法真的很管用!
2023-10-18 08:18儿二科

鼻塞不仅会影响宝宝睡眠,还会影响食欲,从而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爸爸妈妈们这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该给宝宝吃什么药呢?
其实,大多数宝宝鼻塞时通过“洗鼻子”就可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困扰。作为一项辅助治疗技术,“洗鼻子”是一项有效、安全、简便易行,且基本无伤害的护理技术。舒适湿润的鼻腔不仅让呼吸更顺畅,还能缓解种种鼻炎症状,减少甚至避免服用药物,让人重新享受呼吸,因此清洗鼻腔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由我们的护士小姐姐为大家介绍鼻腔冲洗——

什么是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洗鼻子”,顾名思义就是冲洗鼻子。鼻腔冲洗是一种方便、有效和廉价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的方式,达到物理清除、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病毒作用,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从而减少用药。


鼻腔冲洗可用于哪些情况?
(1)鼻腔手术患者,鼻腔围手术期患者;(2)大部分鼻子方面的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肿瘤放疗、化疗后处理患者;(3)长期处于粉尘较严重环境中;(4)上呼吸道感染者;(5)气喘、慢性咳嗽者;(6)鼻塞;(7)鼻腔易干燥人群。


鼻腔冲洗方式的选择
目前临床使用的鼻腔冲洗方法主要包括压力式和雾化式鼻腔冲洗装置。
压力式装置进行鼻腔冲洗,盐水弥散度强、水流大、压力大,虽然清洁效果好,但呛水感强,适应性比较差,或由于操作不当或配合不佳造成中耳感染,不适合婴幼儿及无法配合的儿童使用,适合年长儿使用。
雾化式鼻腔清洗是采用雾化的原理,将盐水雾化成柔和的小颗粒喷入鼻腔,清洁范围比较有限,但无呛水感,刺激小,喷雾均匀、柔和舒适,患儿的依从性更好,适合婴幼儿及无法配合的儿童使用。

盐水鼻滴


手动冲鼻器和电动洗鼻器
操作时将冲洗头塞入一侧鼻孔,头随着水流方向慢慢倾斜,配合张口呼吸,从而使异物随着水流从另一个鼻孔流出,同法冲洗另外一侧。电动洗鼻器水流大小稳定,带有档位调节,初次使用可由1档开始,慢慢循序渐进。此方法清洁效果好,但有呛水感,适合年长儿使用,不适合婴幼儿及无法配合的儿童使用。

负压式洗鼻法(医院适用)
将患儿仰卧于治疗床上,肩下垫软枕,鼻孔朝上,嘱患儿张口呼吸,打开吸引器, 护士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ml/20ml的生理盐水,每次滴入一侧鼻腔0.5~1ml,同时将洗鼻壶放置另一侧鼻孔外,通过负压吸引吸出鼻腔内分泌物,再同法吸另一侧鼻腔,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鼻腔内分泌物吸尽,整个过程2-3分钟。


雾化式鼻腔冲洗装置
雾化式鼻腔冲洗装置分为电动喷雾和加压喷雾,分别推荐用于1岁和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以及无法耐受压力式鼻腔冲洗设备的儿童。


冲洗液的选择
鼻腔冲洗液多选用等渗盐水,以减轻对鼻腔黏膜的刺激。目前临床上多选用0.9%氯化钠溶液。


冲洗液的温度
冲洗盐水的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最高不超过40℃。此温度既不会烫伤鼻黏膜,又不会刺激鼻黏膜,还可以促进鼻腔黏膜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抗炎作用,消除黏膜炎症和水肿,尽早恢复黏膜形态和纤毛系统功能。


冲洗时的部位
鼻腔冲洗的正确位置为鼻腔外侧壁。


冲洗频次
一般2次/日,每次2~3分钟,持续时间1~2周,建议每天晨起及入睡前进行鼻腔冲洗,既能改善鼻部症状又能改善睡眠质量。

鼻腔冲洗注意事项
①急性炎症期禁止冲洗,以免炎症扩散。
②冲洗过程中遇到阻力过大时,不可强行冲洗。
③冲洗时压力不可过大、过猛,以免冲洗液进入咽鼓管内,引起中耳炎。
④冲洗过程中切忌做吞咽动作,以免将冲洗液或鼻腔分泌物冲入咽鼓管而引起中耳感染。

⑤冲洗时勿用鼻吸气、不要讲话,以免引起误吸,造成呛咳或中耳感染。
⑥冲洗过程中如果出现咳嗽、呕吐、喷嚏等不适,暂停冲洗,稍等片刻再冲洗。
⑦洗鼻过后,用清水将洗鼻器冲洗干净,晾干保存。避免冲洗液存留于洗鼻器中,以免导致腐蚀或下次冲洗引起继发感染。
⑧鼻腔盐水冲洗装置不可以与他人共用,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