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警惕这个“头号杀手”!这个部位冷到会要“命”!
2024-01-09 07:50神经内科
冷空气持续“补刀”
直达零下的气温
让众多市民直呼“冷冷冷”
并裹紧了身上的羽绒服
实际上,“怕冷”的不只是身体
尤其是这个部位
冷到了可能有性命之虞
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为什么寒潮来袭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这是因为气温骤降时,人体会出现对抗严寒的应激反应来保持温度,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减少热量的散失。这种血管的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特别是对于已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严寒季节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注意保暖
1.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老年人一般夜尿较多,夜间起床方便时要穿衣服,防止着凉。
3.洗脸、刷牙要用温水,洗澡前应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脱衣服,注意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4.每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规律运动
1.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上午 10 点至下午3点是秋冬户外运动的黄金时间,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合理饮食
1. 控制盐分摄入: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6克。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同时要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内脏、蛋黄、贝壳类、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籽)等。
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助于保持血管弹性,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容易发生堵塞。所以对于心功能正常的人群,建议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温开水。
5.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但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饮食以温补为主,可首选羊肉炖萝卜,适当多吃点肉类。此外适当吃些龙眼、山药、大枣等温热之品,也可以抵御寒冷。三餐之外,适当补充一些中药如黄芪、党参等,这些比较温和的补阳药材可以制汤食用。
定期体检,基础预防
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房颤等危险因素要积极治疗,规律服用相应的药物。家中常备血压计和血糖检测仪,定时监测血压血糖,并进行血液检测,遵医嘱及时调整降脂、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良好作息,情绪稳定
1.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建议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情绪波动过大、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狂喜暴怒、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常做3个动作
1.伸懒腰
伸懒腰可以舒展腰部、放松脊柱,通过拉伸的方式使淤积的血液流回心脏,加速血液循环。
2.揉打耳朵
多用双手轻轻拍打或揉搓双耳100次左右,可刺激耳朵上穴位,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血管堵塞。
3.按摩腋窝
轻轻按揉腋窝,能使血液在心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周而复始地回流通畅,调节大脑的血液流量,稳定血压。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心脑血管疾病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保暖、合理饮食、控制血压、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等措施,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一旦出现不适或确诊为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