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突发高热+抽搐怎么办?发热儿童病情分级表,赶紧收藏
2021-08-16 07:47儿科
儿科医生
先生,你刚刚在半小时前用了第二种退烧药了,现在暂时不能再用退热药。而且现在已经接上了补液,小朋友精神可以,给他做一个温水浴,可以再看看体温能不能降下来。
小A家长
不不不,医生,我小孩以前有发热会抽搐的,你帮我打一针退热针,一定要帮我把体温马上退下来!
儿科医生
既往有热性惊厥史,不是每一次都会出现才抽搐的,而且刚刚我们已经给他口服了1片安定预防了,况且那些退热针副作用较大,一般情况下都不对儿童使用。
那么,问题来了,发热一定是坏事吗?当发热遇上抽搐,我们该如何处理?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腋温≥37.5 ℃或肛温≥38℃定义为发热。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5~38.0℃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0~40.9℃为高热,≥41.0℃为超高热。许多家长视发热猛于虎,那么,发热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利弊共存,中等程度的发热可增强机体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宿主对病原体或肿瘤的防御能力,但持续高热可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危及生命,所以我们需要判断哪一种发热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儿童发热不单纯以体温高低和发热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可采用交通信号灯系统(下表),只要存在“红区”的任何1个症状或体征,即被定为“高危”,存在“黄区”任一症状或体征,而无“红区”任一表现,则为“中危”,存在“绿区”的症状或体征,而无“黄区”及“红区”任一表现者,则为“低危”——处于“绿区”的发热儿童可在家中护理;如果发热儿童存在“黄区”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红区”的临床特征,应立即就诊。那如果像上文提到的小A一样,之前有热性惊厥病史,再次发热,要如何处理呢?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发热24小时内或出现发热之前短时间内,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期,多数在超过38.0℃时出现。在热性惊厥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发热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而不是发热本身,刺激未成熟脑导致了热性惊厥发生。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证据表明,解热镇痛药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也不能降低热性惊厥再发的风险,因此既往有热性惊厥的患儿,再次出现发热时,其解热镇痛药处理原则同普通发热性疾病,目的是缓解发热的不适而不是预防惊厥发作。
但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应该注意热性惊厥再发的可能性,一旦出现,按照下述原则予以处理。解开衣领,让孩子侧卧,左右都可以,因为惊厥时会有口腔分泌物或者呕吐,宝宝侧卧可以避免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导致宝宝窒息;
确保孩子周围环境是安全的,不要造成孩子的二次损伤,孩子放到地板上,注意铺上被子,只有在周围环境不安全时才可以移动孩子;
不要试图使用束缚的方式停止孩子抽搐,让孩子自己恢复,不要按住或抱住宝宝,不要把孩子的胳膊扳直,也不要按住或绑住孩子大腿;
不要往宝宝的口腔里塞任何东西,相反,如果口腔内有东西的话,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轻柔的取出,防止误吸,防止阻塞孩子的呼吸道,但要注意,不要硬拽哦。惊厥的宝宝可能会有头部的震颤,但牙关通常是紧闭的,一般不会咬伤自己舌头的,所以不要放置压舌板、手指等到孩子嘴里,避免阻塞呼吸道、损伤牙齿;
不要掐人中,不要掐虎口,只能损伤到皮肤,没有止抽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儿童出现发热时,家长可通过交通信号灯系统(上表)判断是否在家护理或到医院就诊,若实在判断不了或担心,可前往附近医院就诊;当发热遇上抽搐,应保持镇定,防止二次伤害,并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