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不看、不说、不玩,这是怎么了?

2024-04-02 10:40心理科

这孩子看都不看别人玩,喜欢的就抢!
这孩子就是不会玩,要是会一起玩就好了!
ta常常能一起玩,跟着大家后面跑,
大家停下来ta就自己玩!
ta喜欢有伴,想和伙伴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打人、推人
别人说ta还哈哈笑!
......

ta总是哭闹,就是谱系嘛!
ta这几天总是发脾气,就是因为是谱系!
ta这几个晚上睡觉总是哭,是因为谱系吗?
ta情绪不好,是不是就需要不吃一些食物?
是不是就要看看有没有食物过敏?
......

当一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谱系)时,或者当孩子经过训练有所进步后,很多人都会做这样的尝试:孩子放在一群孩子里面,让ta和同龄人一起玩。大家常常有上面这样的反馈。

不要预设孩子的表现和动机


当确认过诊断,家人常常会这样“自动”下套——孩子只要情绪不好,是不是都能功能行为分析,是不是都是谱系的能力特质而表现出来的情绪波动。有意识去思考孩子的情绪原因,尝试读懂情绪背后的动机和需要,这确实是很好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是通过行为分析来调整和训练的。这里就要回到一个情况:孩子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孤独症谱系的孩子。

正常的孩子也会好吃好睡的时候突然出现夜晚哭闹、白天烦躁发脾气、总要人抱着不下来,动不动就发脾气...我们知道如果是发热、预防接种后、出现急性感染性疾病之前的潜伏期、过劳等等,这些都是容易让孩子出现情绪波动的原因。


疑问和“挑战”


而孤独症的孩子也像一个孩子一样,ta可能会累过头、可能会因为预防接种、可能会因为喉咙痛或者发热等导致身体不舒服,从而突然出现睡眠哭闹、白天情绪波动增多,原来训练得好好地突然就不大合作、频繁哭闹。

所以当孩子一直都顺利地完成日常的活动——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上课等,突然出现这些情绪波动的时候,是需要家人先保持支持和接纳,抱持孩子的情绪,做好基本的护理的同时,再去观察有没有一些可能的其它的原因的。当孩子合并有食欲、睡眠的改变,是需要先排查身体方面的原因的。

同样的,是不是孩子是谱系,情绪不好就会有食物过敏?就需要做检查、回避饮食呢?还是回到谱系的孩子首先是孩子。当孩子有食物过敏的时候,确实可能因为皮疹、消化道等的不舒服带来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是情绪增多、喂养挑战、睡眠问题、生长发育的问题。而正常发育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年龄小,表达能力的限制而影响家人的护理和判断。他们也同样可能经历这些养育挑战的。

类似的疑问和挑战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干预的主要方向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以社交障碍表现为核心的发育行为障碍,培养孩子的社交合作与适应的能力、希望孩子能够和人流畅的互动以及解决期间的冲突,是干预的主要方向。社交和适应能力涉及到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

基本的社交能力——社会规则的学习

按顺序排队
保持外貌和环境整洁
不随地扔垃圾/大小便
遵守交通规则
公共场合保持安静
不打扰别人/打断他人
不触碰他人的身体
碰他人的物品要征得同意
买东西要付钱
......

高级的社交能力

见人打招呼
说对不起和感谢
识别想法和感受
安慰
承诺和信任
幽默和开玩笑
善意的谎言
......

学龄前孩子的互动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而言,游戏是互动的主要的方式,也是这个年龄的高级社交技能的综合学习。这需要孩子有:
发现和捕捉到社交线索和行为的能力
从对物件的关注转为对人的关注、对环境和人物的情绪情感
察觉同伴的存在,对同伴及同伴游戏感兴趣。
解读非言语社交线索如手势、食指指向、表情等
语言理解和表达
指令配合与合作
心智解读:识读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从而理解角色游戏的涵义和角色替换与合作等
解读社交信息和逻辑,例如理解角色的涵义,社交活动前后的联系
游戏中学习说出想法、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并且学会适当的妥协和坚持
......

让ta多和同伴一起玩


所以回到谱系孩子这里,当孩子在一直都顺利的日常中突然出现情绪的波动,尤其是外在的环境没有变化(包括机构、老师、机构内的物件放置和训练内容等),合并有食欲、睡眠的突然变化;或者长期的养育挑战,合并有体格生长发育、慢性的身体症状的表现(如便秘、体重增长不良、反复发作的皮疹等)的问题时,是需要引入医学的评估和干预的。或者在原来训练的机构里,特教老师无法通过任务的调整、行为分析解读孩子的情绪行为或者问题行为的时候,也是需要医学评估的。这可能需要儿童全科医师、发育行为儿科医生等的介入。

谱系的孩子,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谱系的认知特点带来的挑战和养育方式的学习。他们同样需要特教干预外的健康评估和家庭指导

所以并不是因为孩子不会社交,就把ta放在和同伴一起玩就可以了。在同伴游戏中,当孩子没有相应的能力时,是容易变成自己一个人玩的。和同伴在一起,有这样的意义——

1.孩子原来学习技能的泛化。例如孩子能在成人配合下完成分配和展示感兴趣的物件,那么和同伴一起使用原来的技能。

2.大人有观察同龄人互动方式的机会。为后面引导同伴互动的技巧打基础,模仿同伴玩法成为合适的玩伴、引导孩子学习相应的同伴互动技能。
3.让孩子有观察学习的机会。让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同伴的行动参与到集体活动和常规活动中。
4.引导孩子学习同伴接纳或者参与集体的办法。例如提前拿一些食物、孩子可能喜欢的并且吸引同伴的玩具如吹泡泡、拍气球等。
5.引导孩子识读游戏规则,或者安排规则清晰的游戏,让孩子从参与到参与到更多的互动和回合中,配合同伴一起游戏。
当里面的一些基本的技能,例如非言语社交线索的解读、心智解读的能力,孩子因为这些能力的不具备而不能完成同伴互动中的一些任务时,是需要大人、特教训练中再进一步加强学习的。

同伴和同伴游戏,是孩子学习社交技能和适应技能的途径之一。孩子在不同的能力阶段,学习的内容、需要的支持是不一样的。谱系的孩子需要在同伴中有学习的机会,但是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制定具体的训练任务,提前准备、适时使用干预策略帮助学习新的技能,解决相应的社交冲突。这样,才能通过同伴给孩子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