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老奶奶还来“月经”?这种癌症可防可治!

2024-07-31 09:34妇科

89岁和71岁的两位奶奶
某天突然发现自己又来“月经”了
她们觉得有点奇怪
但是没有太放在心上
只是和子女提了一下

但子女觉得这个“月经”来得蹊跷
便赶紧拉着奶奶去医院检查
经过彩超及分段诊刮术
病理结果出来
居然患有“子宫内膜癌”
随即马上办理了住院
近日,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医疗团队分别为89岁、71岁两位高龄奶奶行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幸运的是,两位奶奶均处于子宫内膜癌早期,并没有扩散到其他部位,手术也非常顺利。
(妇科医疗团队正在行子宫内膜癌手术)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超过子宫颈癌,跃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上,很多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子宫内膜癌,这不仅加大了手术难度,更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在人群中筛选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提高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效率,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势在必行。

为更好地推动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工作,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开展了“子宫内膜癌筛查规范性建设”项目,中山市博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也申报成功成为全国子宫内膜癌筛查规范化建设单位之一

常见有哪些危险信号

经统计,80%的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出异常阴道流血的症状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具体症状为少量血性分泌物,有时呈现间歇性,有时则为持续性,还有可能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的情况。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阴道排液、下腹部疼痛以及盆腔包块等症状

哪类人群风险更高

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又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kg/m2),子宫内膜癌的相对风险增加 9%。糖尿患者或糖耐量异常者患病风险比正常人增加 2.8 倍;高血压者增高 1.8 倍。


初潮早与绝经晚

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的时间更长,发病风险相应增加。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与之相反,每次妊娠均可一定程度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此外,末次妊娠年龄越高,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也越低。


遗传因素

大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林奇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性综合征,对于那些家族中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或结肠癌病史的成员,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其他

因其他治疗需要口服单纯雌激素制剂或他昔莫芬等药物也可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如何发现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早期确诊时5年生存率为95%,为妇科癌症中最高,但晚期确诊时,5年生存率锐减至14%,可见,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非常重要,市博爱医院专家教你怎么做:


超声检查: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可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回声、血流变化等,来判断有无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具有可重复性强、无创、价廉等优点。


宫腔镜检查术联合诊断性刮宫:通过取得子宫内膜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癌变,降低了子宫内膜病变的漏诊率,提高取材的准确度。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比较高效的子宫内膜取样器可获取子宫内膜细胞以筛查早期子宫内膜癌。

市博爱医院妇科罗小婉主任介绍,子宫内膜取样器简单、方便,可在门诊时使用,无需子宫颈扩张,无需全麻,不仅可减轻患者不适、减少对患者创伤。对于高风险人群,特别是lynch综合征及亲属、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长期治疗者、有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家族史者,建议每年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可在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同时进行机会性子宫内膜癌筛查。


子宫内膜癌预防四步走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

倡导戒烟、戒酒,维持饮食平衡,多摄入蔬菜与水果,增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并努力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月经周期调节

对于存在月经不调的女性,应在专业妇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月经周期,以维护生殖健康。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至关重要,其中B超检查能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是否存在异常占位,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风险。


异常子宫出血的及时处理

一旦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诊治,以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