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懵懂的幼儿来说
大千世界的新奇
他们尝试用眼睛来观察
用手来触摸
也有时也会用嘴来品尝
这个阶段的儿童
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
是充满好奇心与贪玩的阶段
这种探求未知的心理
会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育
但有时一些看似平常的小物件
却可能成为危害孩子安全的“隐形杀手”
那就是儿童气道异物
1岁1月的小朋(化名)因咳嗽5天来中山市博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据家长回忆,小朋咳嗽前好像 进食板栗后出现过呛咳 ,不过当时咳嗽不厉害家长没在意。最近小朋咳嗽越来越多,还有发热症状,于是到医院就诊。门诊医生了解小朋情况后,当即完善胸部CT,果然,发现了导致小朋咳嗽和发热的“元凶”——大小约8mm×4mm大小的异物! 小朋的情况引起了医生的重视,中山市博爱医院小儿呼吸科开启绿色通道,为小朋紧急做气管镜检查。经气管镜检查发现,板栗肉紧紧地卡在了气道中间(左图),不仅如此,异物的两侧长了两个白色的肉芽(右图)。 医生将异物取出后,将“罪魁祸首”给小朋的爸爸妈妈看了一下,他们的心也放松了下来。但是医生告知小朋的家长,异物在气管的时间太久,气道已经长了两个肉芽。没有了异物刺激,肉芽也逐渐消退,小朋很快康复出院了。
数据触目惊心
全球每年超7万儿童因气道异物送医,花生、纽扣电池、玩具零件位列"杀手榜"前三(WHO数据)。
异物可能卡在支气管数周无症状,但随时引发肺炎、肺气肿甚至窒息死亡(《中华儿科杂志》2022年研究)。
边吃边笑(坚果/果冻)、口含玩具奔跑、婴儿抓握小物件
突然剧烈呛咳+面色青紫
呼吸时有"哨鸣音"
单侧肺部呼吸音减弱
反复肺炎治疗无效
黄金5分钟急救法
海姆立克≠万能!
生死时速,不同年龄这样做
1岁以下婴儿
头低脚高拍背压胸法(美国儿科学会2023最新指南)

儿童及成人
站立式腹部冲击法(注意避免肋骨骨折)

致命误区
盲目用手抠喉、喂水、倒挂摇晃(可能让异物更深!)
1. 4岁以下禁食整颗坚果、爆米花
2. 玩具零件需通过"卫生纸筒测试"(能通过则存在吞咽风险)
3. 进食时固定座位,禁止跑跳哭笑
4. 定期检查地板上<3cm的杂物(硬币、磁力珠最危险!)<>
5. 家长必学急救技能
1. 《儿童气道异物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21) 2. 美国国家儿童医院《Pediatric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Guidelines》 4. 央视新闻《儿童意外伤害调查报告》(2023年3月) 本文结合循证医学,拒绝制造焦虑,只传递科学防御方案。守护孩子,从认知开始。 中山市博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内镜中心隶属于中山市博爱医院小儿呼吸专科,2014年通过儿童四级腔镜中心认证,是广东省内率先开展支气管镜诊疗,且能够全面开展四级技术少数几家医院之一。我院儿童呼吸内镜中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地区第一家开展儿童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单位,近几年不断搭建广东地区儿童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交流学习平台,2017年在广东率先开展支气管镜下ROSE(快速现场评价)检测技术,并获得了美国胸科协会发放的ROSE判读证书。 近十年在小儿呼吸专业学科带头人王桂兰主任的带领下以及通过科室团队的不断努力,儿童呼吸内镜中心陆续成为中国医师学会内镜专业委员会儿童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内镜专业委员会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 ROSE 学组委员单位、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儿童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18年至今举办多次儿童支气管镜国家继续教育会议以及手把手教学学习班。2021年被评为儿童呼吸内镜大湾区联盟主委单位,2023年更是通过了国家卫生人才健康委遴选以及审核,成为全国49家、广东省4家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合作单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