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小孩哥发现尿酸高?警惕儿童痛风!

2025-03-31 08:07儿二科

阳春三月

正是踏青好时节


本应和同学去采风的小铭(化名)
一瘸一拐来到博爱医院儿童风湿免疫科诊室
皱着眉头说大脚趾疼痛难忍
尿酸高、痛风?
这不都是爱喝酒的人才会有的吗?
怎么这么小的孩也会尿酸高?

在门诊遇到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


接诊的医生发现小铭右侧大脚趾又红又肿又痛,血尿酸居然高达650umol/L,年仅15岁的他居然患了“痛风”!

自古,痛风是“富贵病”、“中老年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患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队伍逐步年轻化。

高尿酸血症离儿童很遥远吗?事实上,高尿酸血症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以往被认为常在成年人中出现的高尿酸血症在儿童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大家了解并知道如何应对它们吗?

儿童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所致,是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细胞分解成的核酸和食物中的嘌呤产生,尿酸约70%从肾脏排泄,剩余30%随粪便汗液排出。当体内尿酸长期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使血尿酸持续堆积超过一定界值,将导致高尿酸血症。

不同年龄儿童肾脏对尿酸排泄和重吸收有所差异,儿童血尿酸水平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国际上有关儿童HUA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一致,目前可参考以下标准。

为啥儿童也会得

高尿酸血症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儿童和青少年高尿酸血症主要与不当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相关,也可能与基因异常相关,部分早发性高尿酸血症具有家族遗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饮食因素

当儿童长期食用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等,可能导致体内嘌呤含量增加,在体内分解为尿酸,如果摄入的嘌呤过多,就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高糖食物(蛋糕、巧克力)、高脂食物(如肥肉)、奶茶等的摄入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尿酸的排出,从而使尿酸水平升高。

肥  胖


肥胖儿童往往因饮食摄入过多、运动缺乏,影响尿酸生成及排泄,从而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其他疾病


可能导致血尿酸排泄障碍,进而导致尿酸升高的疾病: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瘤等。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导致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尿酸高通常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有关,截至目前,已经发现与高尿酸血症有关的遗传因素包括: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1活性缺陷、磷酸核糖基焦磷酸合成酶1基因突变等。如果父母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子女患病的几率可能会增加。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高尿酸血症VS痛风

痛风是因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最终可以导致骨质侵蚀、关节破坏,引起关节畸形。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420”正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

慢性肾脏损害

肾脏是清除尿酸的重要场所,当人体血尿酸水平在很高水平的时候,过剩的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梗阻的尿酸可激活肾脏局部的慢性炎症、免疫损伤、微血管病变,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产生。研究发现儿童高尿酸血症比成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此外还会导致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情况。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都是营养过剩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达45%~75%,痛风的发生率大约15%。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中则有12.2~26.9%合并糖尿病。可以说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如影随形,是一对“难兄难弟”。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尿酸通过沉积于血管壁、损伤血管内膜致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压的升高。所以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为40%-78%,且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增加15%-23%。

如何预防和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核心,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积极寻找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在保证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控制体重和减少高嘌呤、高果糖饮食的摄入尤为重要。

高尿酸血症的饮食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动物内脏(脑、肾、肝、肠等)、水产类(带鱼、虾蟹、贝壳等)、肉汤(尤其老火靓汤、火锅汤)、红肉、香肠等。

避免饮酒和含酒精饮料
避免含糖饮料!避免诱人的甜点!奶茶、可乐等“快乐水”是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隐性杀手。

动物蛋白的选择
选择白肉(鸡、鸭、鹅和淡水鱼等),宜以瘦肉为主,脱脂或低脂乳类及其制品。

蔬菜、水果类食物的选择
远离果糖含量高的水果:橘子、苹果、橙、龙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
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等可适量食用;
绝大多数瓜类、块茎、块根类及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为低嘌呤食物,建议食用;
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芦笋、紫菜、海带及粮食胚芽等嘌呤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品。

改变生活习惯


规律锻炼,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到中等强度,每次时间0.5~1小时,可采取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运动期间或运动后适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快速大量饮水增加身体负担;运动后避免冷水浴诱发痛风发作;每天进行充分的休息,不要过于劳累,要早睡早起。

定期地进行血尿酸监测



药物治疗


当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的降尿酸效果不佳,需要开展必要的药物干预。别嘌醇、苯溴马隆作为一线降尿酸药物,建议对亚裔人群使用别嘌醇之前进行人白细胞相关抗原-B5801基因检测,警惕出现别嘌醇超敏反应。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具体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需要专科医生充分的评估后决定。

总之,管住嘴,迈开腿,让我们共同努力,对儿童高尿酸血症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规范治疗及随诊,使孩子们享受快乐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