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眨眼揉眼,这些问题得注意
2024-07-23 07:53眼科


那么



治疗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最首要和重要的就是确定过敏原,远离过敏原。此外,由于过敏性的疾病往往与免疫功能失调相关,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作息都可以增强机体对致敏原的抵抗力。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急性发作、症状明显时就诊,在眼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滴抗过敏眼药水,冲洗结膜囊,配合眼部雾化、中药熏洗(包含金银花、野菊花等),局部冷敷眼部能一定程度减缓眼痒等不适。
过敏原各色各样,包括各种花粉、柳絮、粉尘、螨虫、霉菌滋生、季节性猫狗换毛(3-5月,9-11月),牛奶、鸡蛋、海鲜等,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减少过敏原接触或经过系统脱敏治疗。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就是我们所说的抵抗力,即抵抗病邪入侵的能力。我们进行运动时,心跳加快,新陈代谢加快、心肺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从而降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改善过敏体质。
挑食的小朋友不少见,挑食可能是因为食物里含有令孩子过敏的成分,但排除过敏因素,在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多吃如青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


除此之外,眨眼还可以见于屈光不正、斜视、干眼症、倒睫等,因此,出现眨眼、揉眼症状需就诊眼科排查。
注意的是,部分小朋友除了眨眼还伴随脸部抽动、耸鼻子、清嗓子等症状,需要警惕抽动症。抽动障碍是排他性诊断,需要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鉴别和排除与抽动症相似的其它疾病后方能确诊。
抽动症全名为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多发生在2-12岁儿童。目前抽动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躯体疾病(局部病灶如眼结膜炎、鼻炎和慢性咽炎等)、器质性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及药物因素有关。

加重因素
感染、压力、焦虑、愤怒、惊吓、兴奋、疲劳、过敏、被提醒、父母管教过严、惩罚过多、观看恐怖片、过长的屏幕时间。
缓解因素
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睡眠、运动。
因此,在门诊时有时候眼科医师告诫家长不要过多提醒患儿眨眼行为,并且必要时会建议去心理科进一步诊治,家属无需过分焦虑,谈病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