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2024-09-30 15:12小儿外科


一、管道作用

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维持胸膜腔内负压,使肺保持膨胀状态,使纵膈处在正常的位置


-


二、留置的时间及更换周期

1、留置时间: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2、更换周期:水封瓶每周更换一次。

三、观察内容

1、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2、观察有无水柱波动。

3、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嘴唇颜色。

、护理要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水封管深度应在液面下2-3cm,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

2、体位: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 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

1)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

2) 定时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3) 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水封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请按铃通知医生。

4、带管病人活动: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闭。

5、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每周更换水封瓶。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术后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 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