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科室动态详细

母女皆是O型血,宝宝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哪般?

2024-12-20 09:51输血科

十月怀胎,所有孕期妈妈都希望宝宝出生健康平安。然而“黄疸”却是绝大多数新生儿宝宝必经的过程。其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却是要格外小心谨慎。

近日,早交班刚刚结束,科室电话便响起,对方是一位母亲焦虑且疑惑的声音:“医生,我和宝宝都是O型血,为什么宝宝还会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呢?”

电话中的母亲ABO血型为O型血,孕检正常,无特殊用药史,近期也无输血史,丈夫ABO血型也是O型血,夫妻都是广东人。            

患儿皮肤黄染3天,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出生后1+天发病,皮测胆红素额-颧-胸分别为246-255-265umol/L(>221umol/L);入院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238.9umol/L、间接胆红素(IBIL):225.5umol/L▲。黄疸出现早,进展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明确。

母女俩都是O型血,为什么还会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呢?

病理性黄疸通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且黄疸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异常嗜睡、烦躁不安或喂养困难,需引起警惕。由于黄疸水平提高迅速,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消退时间一般多于10天,部分早产儿甚至超过1个月未消退。早产、新生儿溶血病(HDN)、宫内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Apgar评分<7 分、白蛋白水平<25g/L均为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独立危险因素。人类30余个血型系统的抗原均可导致HDN的发生,ABO血型系统多见(常发生于母亲为O型血,而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Rh血型系统次之。

该宝宝足月生产,Apgar评分均为10分,白蛋白水平37.2g/L,除黄疸、贫血等其他检测指标都正常。

我们来看辅助检查一:母亲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阳性,提示在母亲体内存在抗A/抗B以外的抗体!然后通过“血型单特异性抗体鉴定”检测手段鉴定该抗体的特异性,报告显示:“检出抗-E”。该抗体属Rh血型系统,多由怀孕和(或)输血产生,临床上IgG类性质常见,可以导致RhE溶血病

难道母亲与宝宝Rh血型系统的E抗原不合?

辅助检查二Rh血型其他抗原检测

Rh血型其他抗原检测结果:母亲RhCE表型为Ccee,也就是说母亲Rh血型系统中的E抗原为阴性;宝宝RhCE表型为ccEe,宝宝Rh血型系统中的E抗原为阳性这就说明:母亲与宝宝Rh血型系统的E抗原不合。

辅助检查三宝宝“新生儿溶血3项”检测报告显示:不规则抗体筛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测定、抗体放散试验均为:阳性.符合“RhE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特征”。母亲Rh血型E抗原阴性,宝宝遗传了父亲阳性的E抗原,母亲因为怀孕的免疫刺激产生抗-E的抗体,该抗体属于IgG类性质可以透过胎盘屏障与新生儿红细胞上的E抗原(阳性)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造成RhE溶血病。临床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巩膜以及身体中的黏膜发黄,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等疾病,严重者危及生命或出现核黄疸等后遗症。常常需要进行光疗、输注丙种球蛋白,甚至是换血等治疗手段。

“十个宝宝九个黄,晒晒太阳就好啦!”这种传统、不科学且不严谨的观念要及时摒弃,一旦宝宝出现任何不适都应该及时就医。

为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干预措施: ①加强母体干预,预防妊娠期并发症,积极调整妊娠期饮食,改善营养膳食,降低由于母体因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风险。②具有ABO溶血/Rh溶血的产妇应在产前完善血型血清学相关检查,若产妇抗体效价活动度较高,则应通过药物进行控制。③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脑水肿及惊厥,维持良好通气, 保持脑血流灌注稳定,必要时可给予亚低温治疗。④产妇孕检时纳入不规则抗体筛查、宫内感染筛查,且进行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