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流感,该怎样保护好宝宝?
2022-01-04 08:24儿科

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3、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及家里,都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触时请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

4、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尤其要减少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相对固定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5、根据气温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6、接种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除特殊情况(小于6个月、对鸡蛋过敏及其他不适合接种的疾病等),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在医务工作者指导下为孩子接种疫苗。
儿科医生也多是父母,工作原因,他们可以说是各种病毒和细菌的最密切接触者,为了避免给孩子染上病,下班之后、回家之前,他们总习惯洗个澡,或者至少在抱孩子之前,洗手洗脸、更换衣物,避免因接触导致病菌感染。





1、如果孩子体温高,但精神状态还不错,孩子面色如常或潮红,服药退烧后仍像平时一样玩耍,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对症用药并密切观察,同时注意多喝水、清淡饮食、好好休息,做好居家护理。
2、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持续物理降温无效时建议服用退烧药。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体温,防止体温快速上升引起惊厥。如果经过服用退烧药以及多喝水、充足休息等护理,孩子体温逐渐下降,可继续在家观察,继续做好护理。


1、如果孩子表现异常,精神状态不好,嗜睡、烦躁交替,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等,则提示病重,应尽快就医。
2、3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发热要及时就医。
3、发烧高于39摄氏度,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频率过快、喘粗气或呼吸困难、嗜睡、异常烦躁、拒绝或不愿饮水超过6小时)时,应尽快就医。

4、1岁以上儿童发烧同时伴有以下症状的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发烧伴有咽喉疼痛的症状,或拒绝吃固体食物,甚至拒绝喝水,可能是咽炎或扁桃体炎;
发烧伴有耳朵疼、拽耳朵、突然惊醒的表现,可能是患了中耳炎;
发烧伴有尿频、尿痛,可能是尿路感染;
发烧伴呕吐、腹泻,可能是肠胃型感冒;
发烧伴随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况,怀疑支气管炎或肺炎;
发烧时间超过3~5天或温度总降不下来,同时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易激惹、烦躁、不可抚慰,出现头疼、呕吐甚至抽搐等,可能是颅高压的表现。



即使是发病1-2天后的血常规,也只是能“大体上”区分下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不能分辨是哪个细菌,那个病毒的感染。
咱们可以通过检查孩子的鼻涕或者咽喉分泌物明确是否有流感。操作很简单,就是用鼻拭子或者咽拭子取孩子的鼻涕或者咽喉分泌物,送检查病毒的抗原就行了,标本送到了大约30分钟能出来结果。目前医院能检查出是甲流还是乙流感染,不能明确是甲流或乙流里面的具体分型和病毒株,但是对治疗也够用了。
如果鼻咽拭子明确查出了流感病毒抗原,那可以确诊就是流感了。但是,如果没有查出抗原,但是孩子的表现非常像,这时还不能排除流感,因为有时候取样不标准、检测时不规范、病毒载量不够等原因可能导致明明感染了,却没查出来,这时医生会结合孩子的病情加以判断。


1、别捂着
2、温水擦浴
将孩子过厚的衣服剥去后,用温水反复擦拭脖子、腋窝、腹股沟、腘窝,这些是大血管流经的地方,让降温后的血液流经全身,达到降温作用。不过需要注意,孩子前胸、后背不要擦拭。此外,也可以用比发热体温低一~二度的水给孩子泡温水浴。

3、居家消毒
所有家庭成员与流感患儿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流感患儿时,应戴口罩;直接接触患儿后,或处理患儿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在此提醒宝爸宝妈,流感患儿应根据医生建议在家休息,暂时不要上学;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课。

宝宝发烧期间家长还需督促宝宝多饮水,饮食清淡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
1
6月龄内宝宝饮食上建议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需注意有无呕吐或腹泻。
2
6个月以上以辅食为主要膳食的婴儿,应以半流食为主,可继续已经习惯的食物喂养,如粥、面条、烂饭等。但不应选择高脂高糖高纤维的食物,且不应添加新的辅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餐次。

3
1岁以上幼儿发热,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营养充足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粉、米粥、面片、面条、小馄饨、蛋羹等,适当添加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
可根据孩子的喜好程度以及接受程度搭配一些新鲜水果,如果宝宝此时消化不好,可以将水果切碎煮软。恢复期可以食用清鸡汤面、菜泥粥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宝宝食欲恢复,可以适当增加瘦肉、鱼肉、豆腐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活动,帮助消化。
我们还要再告诉您,医院不拒绝任何一位患者,但在就诊高峰期间,等待时间会相对延长,建议家长先在家通过微信方式预约,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如孩子精神状态尚可,建议家长尽量避开人手相对紧张的夜间急诊,如选择急诊就诊,请按照分级诊疗规定,遵从医生安排,合理利用急诊资源,让真正的急诊病人优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