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的孩子可能活不过2岁了”……这件事所有孕妈都要警惕!

2025-05-19 15:23产前诊断中心

 在迎接新生命的旅程中
 每位准父母都满心期待宝宝健康降临
 在大众认知里
 “渐冻症” 常被等同于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但有一种  发病率更高的疾病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
 也有着类似 “渐冻” 的症状
 却鲜为人知  
 图片    
 
   
   
     图片    
   
     

产检正常为什么宝宝会得SMA

   
   
   
   
   
   
     
 
 
 去年,一位孕妈在孕期做了SMA携带者筛查,结果是“非携带者”。然而,宝宝出生后却逐渐出现四肢无力、无法抬头等症状,最终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面对诊断结果,全家陷入崩溃:“筛查明明没问题,为什么还是逃不过?”  
 
 医生解释:  “常规产前SMA携带者筛查可能  漏检罕见基因类型,如‘2+0型’突变  ,而新生儿筛查能补上这道漏洞!”
 

图片


     图片

婴幼儿的“隐形杀手”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因控制肌肉的神经逐渐退化,患儿会丧失爬行、吞咽甚至呼吸的能力,被称为  “婴幼儿头号遗传病杀手”  
 致死率高
 最严重的I型患儿若不治疗,多数在2岁前因呼吸衰竭离世。  
 症状隐蔽
 宝宝出生时看似健康,但数月后可能突然出现肌无力、无法抬头等症状,错过黄金治疗期。  
 治疗窗口短
 症状出现前干预,明显改善预后;一旦延误,神经损伤不可逆转!  
 图片
 
     图片

健康父母为何会生下SMA宝宝

   
   
   
   
   
   
   
   
 
 
 S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染色体5q13区域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致。当父母各携带一个致病基因时,宝宝有25%的概率患病。
     
     
     
     
     
     图片
     图片

但可怕的是——

   
   
   
     
      1、每40-50个健康人中就有1人是SMA携带者,全国约3000万携带者。      
     
      2、即使父母筛查正常,仍可能生下SMA患儿!原因可能有:      
     技术局限:      产前筛查可能漏检罕见的“2+0型”基因突变,即父母携带但无法检出。    
     新发突变:      约2%-5%的患儿是因胚胎期基因自发突变,与父母无关!    
 什么是2+0型?  
 一般情况下,2个拷贝的SMN1基因绝大多数分别位于两条5号染色体上(1+1型),有少数位于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2+0型),见下图。  
 图片


     图片

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

   
   
   
   
   
 
       
 
 
 
 
 为什么仅产前筛查不够?双保险才能更好的防住风险——  
 依从性风险:  准妈妈检测为携带者,准爸爸可能未能及时进一步检测。  
 技术盲区:  “2+0型”和新发突变,只能在宝宝出生后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  
 
 所以新生儿筛查是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补全漏洞:    覆盖潜在风险,包括“2+0型”和部分新发突变。  
 早筛早诊早治=抢回健康:  症状前治疗,可避免或减轻不良后果发生,孩子运动能力甚至可接近正常!  
 图片
 
     图片

筛查简单方便,呵护宝宝健康

   
   
   
   
   
   
   
   
 
 
 
 产前SMA携带者筛查  
 孕妈抽血2ml即可检测,结果异常时,男方再进行筛查。若夫妻双方同为携带者,需进一步做羊水穿刺诊断胎儿情况。  
 新生儿SMA筛查  
 宝宝采集足跟血,与其他新生儿筛查项目同步完成,结果异常者再行诊断。  
 医院已全面开展SMA筛查服务  
 咨询科室: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产科  
 图片
     图片

早筛早诊,守护宝宝生命防线

   
   
   
   
   
   
   
   
 
 
 致所有准父母:  SMA虽罕见,但一旦发生便是整个家庭的灾难。  产前筛查是第一步,新生儿筛查则是守护宝宝的最后一道防线,早一天筛查,多一分逆转命运的希望!别让“万一”成为100%的悲剧。
   图片
 
 妇幼健康科普来源:新筛中心 董兴盛